第零篇博客
人总会有点「木乃伊情结」
正如古埃及人用防腐香料处理法老的尸体,对抗时间的流逝,使其变成永生的木乃伊,我一直觉得,以介质保存自己的生命是一件十分浪漫的事情。
近几年来学习摄影,不知不觉间拍下了许多照片。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,我以为图片是对“存在”和“经历”最有力的证明,以为通过按动快门、留下影像便可以如实地记录下当时的场景,过上一段时间再回看也一定能重现当时的所感。也许这是对自己文笔粗糙,写出的文字总是佶屈聱牙的逃避,但至少,了解摄影这门艺术,并在技术上有所精进之后,摄影便成为了我保存生命最重要的方式。背上相机、走出校门,朝着感兴趣的东西按下快门,再回到桌前用电脑翻看着拍下的照片,这项活动给我的精神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和享受。
再回看自己这两年的QQ空间,也有个很有意思的趋势:本就少得可怜的文字内容变得更少,图片却变得越来越多,越来越精美。甚至有时候发空间想要说点什么,思索推敲了半天,总觉得言辞匮乏、词不达意。想想,算了,干脆发几张最近拍的照片吧。反而是图片似乎还更能反映最近的生活状态,同时还兼具视觉上的美感。
回家了?那便发张车站的图吧。下了初雪?那便发几张刚拍的雪景吧。最多再发两个“❄️❄️”,作为图片的配角。
近两年的生活记录几乎都是这样完成的,只有图,文很少,或者没有。有时闲暇时候一大乐事便是插上存着一直以来拍的照片的硬盘,用日期排个序,一张张往下漫无目的地翻,回忆着过去的生活。实在是要感谢摄影,满足了我的「木乃伊情结」。
一些反思
“有时只靠图片或许真的不能全面地概括生活,”反复斟酌2022的年终总结配图却又迟迟不能按下确定时,我如是想着。
诚然,图片能最直白地展示景象。但正由于这种特质,有时候它反而不太能真实地刻画感受。我们摄影时,往往过于关注取景器内的事物在图片的边框内是否是“美”的,而忽视了景物连带环境本身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体验。这种对形式美的追求能造就一幅合格的照片,但却切断了我们的感官与世界本身的链路。有时翻看相册,我会发觉,真正勾起我对往事回忆的,触动我的,并不是那些对着电脑屏幕精修数小时后近乎完美无瑕的“成品图”,而是那些在旅途中、日常生活里的“随手拍”。那些“成品图”就好像空中楼阁,它们是“美”的,但遥不可及,用它们概括我的生活是不适宜的。而那些随手拍,没有刻意的取景和构图,没有考究的调色,但他们如此接近人眼的视角,能在一瞬间唤起某些尘封的记忆,以至于把它们作为生活的实录是再合适不过的。
矛盾在这时出现了。抛开所谓的“艺术摄影”不谈,包括我在内,能为绝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摄影作品普遍有着唯美的形式,而这一点是随手拍所不具备的。而且出于一般的考虑,很难将在他人看来几乎没有意义的随手拍分享出来,作为可供展示的生活记录。摄影是用来记录现实的手段,可到头来,它对我的意义却又回到了“创作样式精美的图片”,与原本保存生命的目的有所背离。这种矛盾使我感到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照片越来越成为了一种“炫技”。我能从大多数人难以察觉的角度用相机捕捉到好看的影像,但我深知这些影像已经不是那个保存我过去生活的「木乃伊」了。
为什么是博客
用随手拍作为过往生活的存储载体是合格的。它比严肃的摄影更为便捷,触手可及。但缺点同样明显。当你翻看着充满着随手拍的相册时,会发现其形式是杂乱无章的。它们是一个个散落的生活碎片,真实可靠、但完全不成体系。只用随手拍来作为保存生命的介质,总觉得有些不合宜。人啊,终究还是会固执地追求形式上的美感,但“随手拍”显然不太能和“形式美”扯上什么关系。
有没有某种介质,可以在形式上带来良好的感受,也能具有随手拍真实、广泛的优点呢?我想到了文字博客。
虽然前文提到了,我并不是一个有好文笔的人。写文章不够快,文字读起来也没什么韵味。但这有什么关系呢?正如随手拍不需要有任何美观的形式便能触动人心,只要用文字把生命中的重要事件记录下来,这便够了。过上数月、数年,当所处的境况变迁、对世界有了新的认知,再回过头来看看之前写下的博文,我猜无论如何都会有所触动的吧。
当然,这也是目前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和猜测,毕竟一切都才刚刚开始,甚至本站建起来才刚刚两天(笑)。万事开头难,写博客这件事现在最多算是处于pilot run阶段。但希望它能和摄影一样,成为长久陪伴我的一个习惯,甚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吧。
写些什么
目前想法是这个博客不做太多推广和引流,权且当作树洞使用,因此可能内容比较杂,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但正如刚才所说,写博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则是避免“随手拍”式的杂乱记录,因此肯定会做归类和整理。目前预想的tag有:#生活 #运动 #技术 #学习。之后的写作大部分应该都围绕这几个tag进行并归类。学习的文章是会有的,因为发现Hexo支持\(\LaTeX\)的渲染,用来写一些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也是很好的。
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。
先到这里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