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屉”字探源
“屉”字探源
今天听Eason的《防不胜防》时偶然发现,这首歌2007年Get A Life(live)版和录音棚版中,倒数第二句歌词中“抽屉”二字的读音有所不同。Get A Life(live)版中唱作“cau1 tai3”,而录音棚版唱作“cau sit3”。Apple music给出的歌词中,两个版本对应的字都是“屉”,为什么在读音上有所不同呢?
首先来查《粵語審音配詞字庫》。由于这一词库是由香港「人文电算研究中心」开发而成的,只支持查询繁体中文,直接搜索“屉”会产生错误提示。查询可以得到,“屉”的繁体字为“屜”,在《粵語審音配詞字庫》搜索“屜”便可以得到结果:
只有“tai3”一个读音,而且这一读音在周无忌和饶秉才的《廣州話標準音字彙》、李卓敏的《李氏中文字典》以及黄锡凌的《粵音韻彙》中都是完全相同的。同时,这个字在客家话和潮州话中的发音分别为“ti5”和“ti3”,都和“sit3”相去甚远。那么“sit3”的读音是如何产生的呢?初步猜测,可能“屜”是由其他字演化而来的,而这一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读音丢失。
带着这个想法,到「漢典」中查询“屜”,得到的结果恰好符合刚才的猜测。东汉的《说文解字》中并没有收录这一字,而是被重新定向到了“屧(屟)”。而在明代《字汇》中虽然收录了“屜”,但是只有释义“鞍屜,馬鞍墊子”,并没有现代汉语中“抽屉”的含义。如果再查“屟”的普通话读音,发现有两个,分别为xiè和tì。这样一来,刚刚读音上的问题便好理解了,“屜”字是“屧(屟)”的变体,“屧(屟)”有很多含义,其中一个是“鞋高低错落的木底”,因此“屜”字是取了这一含义在再造字,也只保留了“屧(屟)”的tì音。一个知乎答主的回答也与上面的推断相符:
本字是《說文》中的「屟」,本義爲「履之薦也」(從段注改),即段注所謂「今婦女鞵下所施高底」,因形似而引申爲{抽屜}。
造字原理自然是形聲。屟(s-)Lˤep,從枼lap得聲(因爲Lep一類的詞太少,沒有特定記錄這類音節的聲符,所以選擇了一個音近的聲符)。這個詞有兩個變體流傳到了中古,s-lˤep發展成爲韻書中的蘇協切(對應普通話的xié),*l̥ˤep-s發展成爲韻書中的他計切(對應普通話的tì)。
最后,查“屧(屟)”的粤语发音,得到:
便知道,最开始的“sit3”音便是源自于此。